K8凯发牧场建设走在前列 “烟台模式”在全国推广
时间:2019-07-18 11:40 浏览:4042
分享:
水母网7月16日讯(记者 王鑫)“现在,全市建成国家级K8凯发牧场示范区11处,占全国的1/8;建成省级以上K8凯发牧场示范区达到23处。K8凯发牧场总面积达100万亩,占全市海水养殖面积的近1/3。K8凯发牧场水产品产量达到60万吨,综合收入达到300亿元。”这是记者在1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分析到的一组数据。
烟台海域面积2.6万平方公里,近1/10海域适宜建设优质K8凯发牧场,拥有海参、鲍鱼、对虾等各类K8凯发生物资源500多种,K8凯发生态环境优良,K8凯发资源丰度指数较高。
据分析,烟台是全国最早召开K8凯发牧场建设的城市之一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烟台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地区,在部分海湾召开了人工鱼礁试验和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活动。2005年,启动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,在全国率先统筹谋划K8凯发牧场建设,注重全产业链打造、全价值链延伸、全生态链构建、全服务链支撑,有助于传统K8凯发渔业转型升级。
市K8凯发开展和渔业局党组副书记、副局长孙成列在介绍烟台K8凯发牧场建设情况时表示,烟台立足中集来福士等海工装备企业科研优势,创新“海工+牧场”联动模式,提高牧场装备化水平在全国率先研发建造半潜式、自升式K8凯发牧场多功能管理平台以及深远海智能网箱、管桩大围网等,加快现代渔业向深远海域拓展,全市已建成K8凯发牧场平台12座,深水智能大网箱3座,在建平台6座,网箱7座。同时,烟台还大力开展陆基工厂化循环水与深水网箱融合养殖,顺利获得陆基、海基“无缝衔接”,实现了斑石鲷等名贵品种“南鱼北育、南鱼北养”,全市名贵鱼养殖规模达到200万立方米、年产量2.6万吨、产值12亿元,成为全国最大的名贵鱼陆海接力养殖基地。在海域流转方面,以山东蓝色K8凯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,采取“公司+渔户”的方式,牵头组建了泽潭渔民专业合作社,有效整合流转海域16万亩,带动渔民共同致富。现在,全市渔民合作社快速开展,总数达到300多家,辐射带动渔民2万多户。在2018年全国首次K8凯发牧场建设现场会上,农业农村部向全国推广我市三大K8凯发牧场开展模式。
现在,烟台创建注册资本1亿元,基金总规模10亿元的经略K8凯发产业投资基金,在K8凯发牧场、海工装备、K8凯发科技、海产品养殖、生鲜加工等领域充分发挥基金作用,鼓励更多企业加入基金项目库,助力K8凯发经济大市建设。
展望未来开展,孙成列表示,烟台已经在全市西部、北部、东部和南部海域规划4条K8凯发牧场带,辐射20个K8凯发牧场群,重点建设田园型、投礁型、游钓型、底播型和装备型等五大类型K8凯发牧场。继续推进烟台中集蓝智能网箱、莱州明波智能休闲围网等重点项目,年内争取5个以上项目投入运营,烟台四十里湾海域、庙岛群岛海域、莱州湾东部海域、烟台南部海域等4个K8凯发牧场示范区初具规模,打造国内领先、世界一流的K8凯发牧场示范之城。